一度以来,“药价虚高”加重了看病难、看病贵的问题。为了降低医药费用,一些国家此前对医保目录的药品采取了价格管制,通过行政手段压低药价。然而,这种方法似乎效果微乎其微。近日,发改委预备将对药价“全面放开”.那么,放开药品价格能带来药价的理性回归吗?
近年来,药品行业成了暴利行业,药品的成本与价格相差极大。“药价虚高”“过度用药”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切身利益。而在此之前,政府的层层行政审批违背了价值规律,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。而且从实践中看药品价格的调整效果微乎其微。
如果将药品价格全面放开,一部分具有品牌优势的、独家的品种的厂家可能会提高药品价格,形成优质优价的局面。这样在短期内可以使药店的部分药品价格有一定波动。而从长期来看,在市场机制影响下也有利于药品生产领域的创新,一些因为价格管制而“被消失”的低价药,也可能重新以合适的价格回归。
但是有专家指出,药价改革能否很好推荐,还需要考虑动力机制,即医生喜不喜欢用低价药。
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说,价格虚高表面看是价格问题,实质是医疗卫生体制机制问题,关系到药品生产流通、医疗卫生、医疗保险、政府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。
目前医院采购药品一般都是按照中标价,再按照一个固定的加价率(一般是15%)然后再销售给患者。在医事服务费较低,医生薪酬待遇不高的情况下,作为药品买方的医疗机构不仅没有降价的动力,而且还会希望药品采购价越高越好。
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也认为,医药价格改革是个系统工程。普通商品,消费者可以自己选择。但对于药品,消费者没有太多选择权。医生的诊断和建议有决定性作用。当决策权掌握在医生手中时,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医生的动机。目前药品价格越高,医院加成收益就越多。但如果药品价格放开,价格有可能降低,但能否保证这中间的“回扣”也减少,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。
对于解决“动力问题”,中科院院士、中山大学肿瘤学院院长曾益新建议可以借鉴英国、德国等欧洲国家,采用按病种收付费的模式。按病种收付费后,医院没有动机多开药、多检查,这将引导医院用适宜的技术和药物。政府也不再需要对每个项目定价,医院可直接选择不同药厂的药品,如果这家药厂的药品价格高了,就可以选择价格较低的药厂。
药价改革需要好的动力机制
时间:2016-09-05 16:11:13 来源:医讯新闻 浏览次数: 我来说两句()
字号:TT
相关新闻
- 白岩松:怎样评判一个好医生2016-08-29 15:35:29
- 多数西医生希望学习和运用中医药2016-08-29 15:33:33
- 中西药同服应注意的三问题2016-08-19 14:42:26
- 药店38种药品基础搭配+43种常见病药方2016-06-21 13:57:13
- 腰椎间盘突出的饮食调养要注意中药的选择2016-03-09 14:44:43
- 民进中央: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医药服务投入机制的提案2016-03-01 14:08:06
- 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-12-17 13:21:07
- 中医经络与保健 出现这些问题和它有关2015-12-12 13:10:55
- 口臭人士看过来:一个穴位解决口臭问题2015-12-09 15:48:20
- 全国政协调研公立医院改革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2015-11-12 14:00:55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