脓疱疮,又称传染性脓痂疹,好发于颜面、四肢等暴露部位,属中医“黄水疮”、“脓窝疮”范畴,多为夏秋季节暑湿邪毒侵袭,气机不畅,疏泄障碍,熏蒸皮肤所为,当以清热解毒、祛暑利湿为治。

暑湿蕴结型 主要表现为脓疱密集,色黄,周围有红晕,糜烂面鲜红,伴口干、大便干、小便黄、舌红、苔黄腻、脉濡滑数。治当清热祛暑、利湿解毒,方用清暑汤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脾虚湿蕴型 主要表现为脓疱稀疏,色淡白或淡黄,糜烂面淡红,伴食纳少、大便溏薄、舌淡苔腻、脉濡细。治当健脾渗湿,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在辨证施治基础上,配合下列中药外治方,效果更好。(1)黄柏、黄芩、凡士林,将二药研细后用凡士林调匀,外敷患处,每日3次;(2)大黄、黄连、蒲公英,酒精100毫升。将上药研细,入酒精密封浸泡3-5日,用时以棉签蘸药液外涂患处,每日3-5次。可清热解毒,利湿止痒。(3)金银花,甘草,水煎20分钟后取药液外搽患处,每日数次。
